问 题 推荐  收藏
提问:xuconan
级别:八年级
来自:上海市

悬赏分:0
回答数:2
浏览数:
已解决的问题 关于CLO2,怎么确定CLO2中CL是9电子啊
怎么确定CLO2中CL是9电子啊?
画不出饿....
 提问时间:2007-04-20 20:54:39    评论举报
最佳答案此答案已被选择为最佳答案,但并不代表问吧支持或赞同其观点
回答:jokhy_lxsr
级别:硕士研究生

2007-04-21 18:01:37
来自:湖南省
CLO2 中 CL 的电子结构不是高中生所能够研究的,也无法理解。 ·· ∴ ··
CLO2中有一个大pi键,在高中有机物中的苯中也是有一个大pi键。 O ∷ Cl ∷ O
用 高 中 的 观点 我们 可以 简单 理解 为 如图的 电子结构。 ·· ·· ··
把多余的电子当作是配位键。其他都当作共价键处理。


按价层电子互斥理论来推导,氯原子应是sp3杂化,但CLO2在形成大pi键的时候,三个原子上的p轨道不一定是相互平行的,也可以存在一定角度。Cl还可以采用sp3杂化,而且由Cl提供1个离域电子。
在有机化学里,都知道自由基体系是一种离域体系。ClO2就与自由基体系差不多。

化学性质
  二氧化氯的结构式:2个0与CL的两个双键间的夹角为117.70±1.720,2个0与CL之间的距离相等,即D=1.784±0.01A。
  二氧化氯的红外光谱:υ1945cm-1;υ2445cm-1;υ31108cm-1。
  二氧化氯在四氯化碳中的紫外吸收:λmax 375nm及355nm,在263nm处还有一个弱吸收。
  二氧化氯以AB2的共振结构存在。
  二氧化氯分子的电子结构呈不饱和状态,但在水中,却不以二聚或多聚状态存在,这对二氧化氯在水中的迅速扩散是有利的。二氧化氯对光较为敏感。在水中溶解的二氧化氯,在436nm处的光解量子率为为0.2mol/E,在405nm处上升为1.0mol/E,其机理如下:
  2CLO2+hυ━2CLO1-+20·
  CLO·+H2O━H2CLO2
  H2CLO2+CLO·━HCLO3+HCL
  2CLO2+hυ+H2O━HCLO3+HCL+20·
  因些,在实际应用中,二氧化氯必须避光保存,一般情况下,二氧化氯应现使用,现制备。
  理论上,二氧化氯应为亚氯酸和氯酸的酸酐,即2CLO2+H2O━HCLO2+HCLO3,但是,在实际水处理条件下,Ph值为6~8时,二氧化氯却在水中有较大的安定性,其浓度可稳定在48h以上,这可从下式看出来:
  水温20℃时,[HCLO2][HCLO3]/[CLO2]2=1.2×10-7。
  只有在pH≥9碱性条件下,二氧化氯才发生歧化反应:
     2CLO2+20H━CLO2+H2O


1 ClO2的性质

ClO2是一种广谱、高效、无毒的杀菌剂,是一种黄绿色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沸点11℃,凝固点-59℃,易溶于水,溶解度是氯气的5倍,气体密度约3.09g/L。ClO2稳定性较差,长期放置或遇热易分解失效,给生产、储存和应用带来一定困难。在空气中质量分数>10%或水中>30%时,ClO2都会发生爆炸。ClO2溶于水的同时即分解,可用作氧化剂、脱臭剂或漂白剂,由于它的不稳定性和腐蚀性,使其应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但ClO2在氧化作用的同时,不伴随氯化作用,因而不会产生卤代烃等有机致癌物质[3,4],其残留生成物为H2O、NaCl和CO2,而且它不与酚类结合生成有毒的氯酚化物[5]。



2 ClO2的制备方法

ClO2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法和电解法两种。其中化学法又分为还原法和氧化法。以亚氯酸盐和氯酸盐为原料的化学法发生ClO2的技术已趋成熟,而以亚氯酸盐和氯酸盐为原料的电解法发生ClO2技术正在发展中[6]。

2.1 还原法

还原法根据还原剂的不同,可分为二氧化硫法、盐酸法、硫酸法、甲醇法和双氧水法。

(1)二氧化硫法[7]。又称为马蒂逊(Mathieson)法,它是在硫酸介质中用二氧化硫还原氯酸钠得到ClO2。反应方程式如下:

2NaClO3+SO2→2ClO2↑+Na2SO4

从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反应不需要另外加酸,只需加入维持反应液酸度的硫酸。因而,酸耗较低。二氧化硫法反应副产物少,工艺成熟,操作简便,容易控制,一次性投资少,适合工业化生产,尤其适用于二氧化硫来源方便的硫酸厂。但是产品收率低,产品混合物中含有二氧化硫。一般不适用于现场生产,原因是二氧化硫难于现场制取。

(2)盐酸法[8]。又称开斯汀法,以盐酸作还原剂,与氯酸钠溶液发生反应得到ClO2和氯的混合气体,用水吸收ClO2得到水溶液,使之与氯分离。反应式如下:

NaClO3+2HCl→ClO2↑+NaCl+1/2Cl2↑+H2O

该法的优点是工艺较成熟,不需要专门的还原剂。产物中ClO2含量较高。缺点是该法一次性投资相对较大,ClO2的收率低,氯气含量高,需要特别处理。

(3)硫酸法。为了降低盐酸法的成本,用硫酸代替盐酸与氯酸钠反应就成了硫酸法(又称R2法)[9~11]。该法是将氯酸钠和氯化钠按物质的量比为1:1~1:1.1制成含氯酸钠350g/L的溶液,加热后与硫酸一起进入反应槽,硫酸与氯化钠和氯酸钠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氯酸,氯化氢还原氯酸产生ClO2,反应式如下:

NaClO3+H2SO4+NaCl→ClO2↑+Na2SO4+1/2Cl2↑+H2O

为了保持较高的收率,反应液中硫酸的浓度>4.5mol/L,这样ClO2的产率可达90%。R2法一次性投资少,操作简单,ClO2收率高。但产生的废酸较多,副产大量的芒硝(Na2SO4),产品(气体)中常含有少量氯气,回收较困难。

为了减少硫酸的用量,把废酸蒸发浓缩使硫酸钠结晶析出,分离固体后液体循环使用,这种改进的方法称为R3法[12]。现在又将反应器、真空蒸发器和结晶器合为一体,叫做单室法(又称R3/SVP法),是在较高的温度和真空下反应,在生成ClO2时,一部分水蒸发结晶出硫酸钠,过滤分离后,反应液循环使用。这样可大幅度地减少硫酸的用量,ClO2的产量可提高至93%。

硫酸法与盐酸法相比,投资较少,成本较低,但产物中也混有氯气,需要特别处理。目前世界上有几十套装置采用该生产工艺,生产规模为5~300t/d。

(4)甲醇法。该法是用甲醇为还原剂,使氯酸钠还原为ClO2[13,14]。其中R8法是甲醇法应用的典型。自1985年R8法在美国投产后,由于其具有一次性投资少,工艺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运行成本低,产品气纯净等优点,现已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该法一般在硫酸浓度高(>4mol/L)、一定负压(13.3~16kPa)和反应物沸腾温度(约70℃)下进行。n(NaClO3):n(CH3OH)约4:1,其主反应式如下:

30NaClO3+7CH3OH+20H2SO4→30ClO2↑+6HCOOH+10Na3H(SO4)2+23H2O+CO2↑

近几年我国广西、福建、内蒙等几家纸厂分别从加拿大和瑞典等国引进了R8法生产工艺,总体运行效果较好。现在,加拿大已对R8法进行了改进,研究出了制备ClO2的R10法,它可使制取ClO2的酸碱消耗量降低20%~25%[15,16]。

该回答在2007-04-21 18:06:35由回答者修改过

揪错评论举报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3Q
其他回答  
回答:诺*蓝
级别:五年级

2007-04-21 00:20:18
来自:江西省
CLO2是一种酸根,不是原子.但CL离子达到了10电子稳定结构,而两个O^只能提供2个电子,所以CL还要重外界吸收一个电子.
评论举报
总回答数2,每页15条,当前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