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题 推荐  收藏
提问:ltmnt2
级别:幼儿园
来自:湖北省

悬赏分:0
回答数:5
浏览数:
已解决的问题 2011年湖北八市高三三月联考试题
如题,要图片版的
 提问时间:2011-03-09 12:11:17    评论举报
最佳答案此答案已被选择为最佳答案,但并不代表问吧支持或赞同其观点
回答:问吧管理员
级别:大四


2011-03-10 11:58:38
来自:河南省郑州市
湖北省八市2011年高三年级三月调考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D(ɡuǒ tūn chún dūn zhūn A jié jiē jú jié jí ;B liàng liáng làng láng láng;C yǐ qī yī jī yǐ)
2.B(A欠收——歉收; C溶——容; D题——提)
3.C(“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合乎语境。A“囤聚”指储存聚集(货物),聚集人马应用“屯聚”;B“破天荒”比喻事情第一次出现,与“第一次”重复;D“匠心独运”指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独创性地运用巧妙的构思,不合语境)
4.D(A“主要成因是……造成的”杂糅;B不合逻辑,“遇难矿工”不能慰问;C成分残缺,在“党中央”前加“表明”)
5.A(B将“融进了中国人的记忆”后的句号移到引号外;C“囧”“给力”两词要加引号;D将括号移到“体制外监督”后)
6.D(“都有四殿”以偏概全,名山中的寺庙则不同)
7.C(A陵墓建筑“其地上形态仍显另一种高、大、深、庄的特征”。B“寺庙都建筑在名山中”的说法错误。D“虚中有实”无据)
8.B(A“心理暗示”与“加重敬畏情绪”不相符合。C“敬畏情绪”与“肃穆之感”实质有不同。D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9.①都有一道墙,形成封闭一统的意蕴;②都有核心部位,主次分明,照应周全。
10.C(是:这样)
11.B(③是作者打比方;④说的是畏罪的人最终也进谏的原因;⑤说的是三代之后废除了对不进谏者的刑罚的事实。)
12.A(根据第二段最后三句的内容,此项说法太绝对。有“性忠义,不悦赏,不畏罪”者还是会进谏的。)
13.⑴既然这样,那么人难道有勇敢和怯懦的差别吗?关键在于用形势去驱使他们罢了。(然则、要、大意正确各一分)
⑵大臣们闭口不言也就应当的了,国政混乱、国家衰亡也就紧随其后了。(“宜乎臣之噤口卷舌”主谓倒装,变为正常的语序一分;噤、大意正确各一分)
⑶如果增加现在已经有的赏赐,设立现在所没有的刑罚,那么,奉承的人就会正直,谄媚的人就会忠诚,更何况那些本来就忠诚正直的人呢?(苟、有其所无、谀、大意正确各一分)
参考译文:
臣子能进谏,却不能使国君一定接受自己的谏言,算不上真正能进谏的大臣。君主能纳谏,却不能使大臣一定进谏,就不是真正能纳谏的国君。要想使君主定能纳?我先前的论述已经很完备;要想使臣子定能进谏?我现在还是来谈一谈吧。
国君地位高如天,尊贵如神,威势如雷霆。人不能抵抗上天、触怒神灵、忤逆雷霆,这是非常明白的事情。古代圣人知道情况如此,因此立下赏赐来勉励他们。史书上说“兴盛时代的君王赏赐进谏的臣子”,就是这个意思。但是仍然担忧臣子软弱怯懦,奉承谄媚,使得君主有一天不能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失,因此还要制定刑罚来威慑他们。《尚书》上说“臣子不能纠正君主的过失,就对他们处以墨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人之常情,只要不是丧心病狂,失掉理智,没有哪个会避开赏赐而去受刑的,何苦而不去进谏呢?如果没有设立奖赏与刑罚,那么,按人之常情,人们又何苦去抵抗上天、触怒神灵、忤逆雷霆呢?如果不是那些本性忠诚节义、不求奖赏、不怕刑罚的人,谁想用言语来换取死罪呢?君主又怎么可能完全得到本性忠诚有节义的人来任用他们呢?
现在有三个人:一个人勇敢,一个人半勇半怯,一个人怯懦。有个人和他们一起面对深渊,告诉他们说:“能跃过深渊的人,才算勇敢,不然就是怯懦。”那个勇敢的人以怯懦为耻,一定会跃过深渊,那半勇半怯的人和怯懦的人就做不到。这个人又说:“跃过深渊的人奖励千两黄金,不这样的话,就没有。”那个半勇半怯的人追逐利益,一定会跃过深渊,那个怯懦的人还是做不到。一会儿,那个怯懦的人回头看到一头猛虎,突然向他逼近,那么,那个怯懦的人不等别人跟他说什么,就赶紧跃过深渊,如同走过平坦的大路一样。既然这样,那么人难道有勇敢、怯懦的区别吗?关键在于利用形势驱使他们罢了。国君威严难以冒犯,如同深渊难以跳跃。本性忠诚有节义、不追求奖赏、不畏惧刑罚的人就如同那个勇敢的人,所以没有什么不进谏。追求奖赏的人,如同那个半勇半怯的人,所以听到有奖赏就会进谏。畏惧刑罚的人,如同那个怯懦的人,所以有了刑罚然后才会进谏。
从前的君主知道勇敢的人不可能经常获得,所以把奖赏用作(鼓励半勇半怯者的)千金,把刑罚用作(激励怯懦者的)猛虎,让大臣对前者(奖赏)有所追求,对后者(刑罚)有所躲避,在这种形势下大臣们不能不尽力谏言规劝国君的过失,这就是夏、商、周三代兴盛的原因啊。在没落的时代就不是这样,情况完全颠倒过来了,把奖赏给了不进谏者,却把刑罚给了进谏者,大臣们闭口不言也就应当的了,国政混乱、国家衰亡也就紧随其后了。偶尔有贤明的国君想听听自己的过失,也不过是奖赏进谏者罢了。唉!如果没有猛虎,那怯懦的人肯跃过深渊吗?这没有其他原因,只因废除了墨刑而已。三代之后,像霍光杀昌邑王的那些没有进谏(规劝昌邑王过失)的大臣的情况,不也太少了吧!
现在奖赏进谏者的情况,偶尔还有,可是惩罚不进谏者的刑罚,已经完全废止了。如果增加现在已有的(对进谏者的)奖赏,设立现在所没有的(对不进谏者的)惩罚,那么阿谀奉承的人就会变得正直,奸佞的人会变得忠诚,更何况本来就忠诚正直的人呢?如果真能这样,说国君想听到正直的谏言却听不到,我是不相信的。
14.⑴不同:《登高》中,久客他乡、艰难穷困、愁苦衰老,使诗人心灰意冷,本想借酒浇愁,却偏偏因病不能喝酒,这反而更增添了愁烦。(1分)本诗中,诗人因为贬谪之意太浓,乡愁太深、太重,挥之不去,即使病后初愈,仍不得不借助酒力排遣。(1分)
相同:都表达了诗人内心抑郁又无处倾诉的矛盾和痛苦之情。(2分)(既要答不同之处,又要答相同之处)
⑵诗人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1分),暮霭之中,夕照飞鸦,鸦归古刹,草入荒城渲染了一片萧瑟、凄冷的意境,(1分)寄托了作者落拓不遇的身世之感,抒发了怀乡思归之情(2分) (“手法”1分,“意境分析”1分,“抒发的情感“2分)
15.⑴高晓声  ⑵戏剧
⑶隔叶黄鹂空好音 夜深还过女墙来 春花秋月何时了 年年知为谁生
16.C(A故乡昔日美丽朴实的风景仍在,变的是人的心绪。B在内容上主要是表明自己思想认识的变化。D并不是“以蚂蚁为中心展开联想”,蚂蚁是联想的触发点。)
17.这几句话写出了作者对蚂蚁的认识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过程,蚂蚁勤劳、团结和懂得珍惜生命的精神一步一步震撼着“我”的心灵。(2分)而作者思想认识的变化,又为后文写自己最终摆脱困境和痛苦,思想得到升华,认识到“心安是吾乡”埋下伏笔。(2分)(“内容理解”2分,“作用”2分)
18.⑴一方面是说自己在长辈的精心抚养下很快长大,如同蚕被人精心照料下的自然生长,(1分)另一方面是说自己没有经历蚕的那种多次蜕皮直至破茧成蝶的痛苦生命过程,生命没得到升华,不能算真正的长大。(2分)(“表层含义”1分,“深层含义”2分)
⑵只要你心中存满希望,充满对生命的热爱,你就能帮助自己走出困境。(2分)
19.不矛盾。(1分)前者是说只有勇敢面对人生中一切一切的困境和痛苦,生命才能得以升华。(2分)后者是说一个个白茧,正如人生中必经的生命历程,人应该安心而坦然地面对生活,在困境中不放弃希望,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2分)总之,正是白茧给了我深深的启示:心存阳光,快乐相随,心安是吾乡。(1分)(“回答”1分,“对文句的理解”各2分,“归纳”1分)(答“矛盾”的,酌情给分)
20.示例:(刘兰芝)自请遣归捍卫兰芝尊严;身赴清池报答仲卿爱情
(刘和珍)请愿遭围屠,千载史书留污点;牺牲乏代价,一堂师友吊英年
(史铁生)担义铁肩咏地坛绝唱;生花妙笔书心灵华章
(对仗大致工整2分,紧扣课文内容2分)
21.把事情理清,能够使烦乱的心变得平静;把痛苦扔掉,能够使快乐的空间变得广阔。
22.参考答案:同学们,弘扬民族优良传统是我们青年一代的神圣职责,让我们走进亚运会志愿者行列,用我们的爱心点燃火炬,用双手撑起博爱的天空,插上翅膀,飞向南北西东,广州因你更繁荣,亚运因你更精彩!(本题为开放式题,抒写其他类别的志愿者也行)
23.参照2010年高考评分标准
揪错评论举报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谢谢
其他回答  
回答:在水一方”
级别:一级教员


2011-03-09 13:52:23
来自:天星教育网
http://www.tesoon.com/r/
评论举报
回答:llzgeorge
级别:二级教员


2011-03-09 14:24:33
来自:天星教育网
湖北省八市2011年高三年级三月调考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D(ɡuǒ tūn chún dūn zhūn A jié jiē jú jié jí ;B liàng liáng làng láng láng;C yǐ qī yī jī yǐ)
2.B(A欠收——歉收; C溶——容; D题——提)

3.C(“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合乎语境。A“囤聚”指储存聚集(货物),聚集人马应用“屯聚”;B“破天荒”比喻事情第一次出现,与“第一次”重复;D“匠心独运”指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独创性地运用巧妙的构思,不合语境)

4.D(A“主要成因是……造成的”杂糅;B不合逻辑,“遇难矿工”不能慰问;C成分残缺,在“党中央”前加“表明”)

5.A(B将“融进了中国人的记忆”后的句号移到引号外;C“囧”“给力”两词要加引号;D将括号移到“体制外监督”后)

6.D(“都有四殿”以偏概全,名山中的寺庙则不同)

7.C(A陵墓建筑“其地上形态仍显另一种高、大、深、庄的特征”。B“寺庙都建筑在名山中”的说法错误。D“虚中有实”无据)

8.B(A“心理暗示”与“加重敬畏情绪”不相符合。C“敬畏情绪”与“肃穆之感”实质有不同。D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9.①都有一道墙,形成封闭一统的意蕴;②都有核心部位,主次分明,照应周全。

10.C(是:这样)
评论举报
回答:aishangdili
级别:大四


2011-03-10 09:29:04
来自:浙江省金华市
呵呵 要求太高了,还必须是图片版的
评论举报
回答:luogx10517
级别:幼儿园

2011-03-10 17:30:55
来自:湖北省黄石市
湖北省八市2011年高三年级三月调考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35×4分=140分)
1.D 2.A 3.A 4.C 5.A 6.B 7.D 8.C 9.C 10.B 11.D 12.A
13.C 14.D 15.C 16.A 17.B 18.B 19.A 20.D 21.B 22.C 23.D 24.A
25.A 26.B 27.B 28.C 29.A 30.D 31.A 32.D 33.C 34.A 35.C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
36.(36分)
⑴A海域盐度由南向北逐渐增大,(2分)B海域盐度由大陆沿岸向大洋逐渐增大。(2分)原因是B海区有大量淡水注入,(2分)离陆地越远,淡水稀释作用越小。(2分)
⑵棉花(长绒棉)(2分) 优势条件是夏季阳光充足,冬季温暖无霜;(2分)限制性条件是水源不足(降水少)。(2分)
⑶甲区域主要发展原油开采,(原油大量出口国际市场,石油加工工业不发达)。(2分)原因是该区域石油资源储量丰富,开采条件较好;(2分)且由于独立前长期遭受殖民主义者统治,工业基础薄弱。(2分)
乙区域石油化工(加工)发达。(2分)原因是该区域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科技力量雄厚;(2分)市场需求量大。(2分)
⑷)甲图中的苏伊士运河,(1分)沟通了地中海与红海,(2分)缩短了大西洋沿岸与印度洋沿岸间的航程。(2分)乙图中的京杭大运河,(1分)从历史到现在均为我国重要的南北水上交通线,(2分)如今运河是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北上的输水通道。(2分)
37.(32分)
⑴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大举侵华;国内政局动荡;自然灾害。(8分)
⑵采用社会救济等方式解决失业问题;解决失业救济的手段丰富多样;治标不治本。(6分)
⑶突出问题:美国社会失业率高,社会救济难度大;(4分)主要原因:胡佛政府的政策无力解决社会失业和救济问题。(2分)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奠定了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基础。(6分)
⑷不同:政府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2分)启示:政府应建立社会保障的长效机制;解决失业问题应坚持标本兼治。(4分)(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8.(32分)
⑴①表1反映了“十一五”时期我国在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单位GDP能耗不断降低,节能减排成效显著;表2反映了,我国投资与消费增长不协调,投资快于消费;与世界一般水平相比经济增长对投资依赖过大。(4分)②依靠科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5分)③投资和消费都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我们不仅要发挥投资、更要发挥消费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3分)
  ⑵①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道理。②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体现了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成长的哲理。③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群众利益而奋斗的道理。④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体现了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⑤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体现了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⑥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做到“五个坚持”,体现了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尊重规律、按规律的道理。(每小点2分,学生只要答齐5点即可得全分;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不,但不得超过本小题总分。)
⑶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经济、文化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3分)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2分)③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目标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分)④把改善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党实践其宗旨的体现,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调动人民群众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性,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3分)
39.(60分)
⑴由北向南气温逐渐升高,(1分) 由北向南纬度逐渐降低。(2分)
西部:朝南凸出,(1分) 位于冬季风迎风坡,温度较低。(2分)
东部:朝北凸出,(1分) 位于冬季风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温度较高。(2分)
⑵西部主要问题是土地荒漠化,(2分) 地处农牧过度地带,(1分) 过度开垦,(1分) 过度放牧。(1分)
⑶调整产业结构;优势农产品系列开发(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数量。(任意答对3点给6分)
⑷蒙古人具有军事优势,中国当时处于分裂时期,各分裂政权均处于腐朽衰落时期,统一战争战略正确。(8分)
⑸外传:13世纪指南针传入阿拉伯和欧洲;13世纪中期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然后传入欧洲。(6分)特点:世界开始由分散走向局部之间的联系。(4分)影响:为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打下了一定的基础。(2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⑹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需要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管控稀土开采和贸易有利于我国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和外贸秩序,促进稀土产业健康发展。(4分)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管控稀土开采和贸易有利于我国保护环境,实现科学发展。(3分)③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应坚持平等互利原则。管控稀土开采和贸易有利于我国提高出口效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3分)
⑺①社会存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政府的决定正是基于稀土资源长期的无序开采和盲目出口做出的,有利于促进稀土资源的有序利用。(2分)②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我们要为群众利益而奋斗。管控稀土符合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3分)③正确价值观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管控稀土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表现。(2分)④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对生产实践具有反作用。管控稀土有利于我国协调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促进稀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3分)



命题人:地理:李大明(十堰市教科院) 范兆彬(天门市教研室)
历史:沈承尧(仙桃市教科院) 吴修松(潜江市教研室)
政治:马玉谦(黄石实验高中) 赵成武(荆门外语学校)
评论举报
总回答数5,每页15条,当前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