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满分议论文6篇,不会写议论文的同学看过来!
2021-08-16 03:13:46 359人浏览

 

议论文是高中作文中常见的一种考察方式,有不少同学不知道该如何安排行文结构才能把论点说的更透彻,久而久之就有了畏难心理。别慌!今天小编给大家安排了6篇高考满分议论文,同学们认真学习其中的论证方法,争取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

 

01

无论得失,皆是过程
浙江考生

人生在世,人们大多喜欢“得”,不喜欢“失”。但现实是,得与失如影随形,有得的地方必定有失,有失的地方也必定有得。在对得与失的纠结中,我们常常忽略一个基本的常识,那就是——无论得失,皆是过程。

生活的真相就是处处是得失。“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这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般的得与失,然人生波澜起伏,今日之蜜糖,可能是他日之砒霜。闯王李自成挺进北京城时,春风得意,却在短短42天后,功败垂成。明朝至清朝中期,中国断续实行海禁政策,自诩天朝上国,这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敌侵略,却也让中国故步自封,在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慢慢落后于他国,为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史埋下祸根。当代中国,已经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如今的“得”是千千万万的先辈用鲜血、汗水换来的,切不可居安思逸。

得与失既不是人生的起点,也不是人生的终点,一切得失不过是人生必经之过程。我们在高考前,常听人说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它是十年寒窗的终点,也是迈入更高学府的起点,可是谁又能说,高考就是人生的起点或终点呢?漫漫一生中,我们会面临无数抉择,一个抉择是一段故事的结局,也是另一段故事的开篇。起点也好,终点也罢,都是人生中的一段过程,人生的价值是在得与失的不断转化中才实现的。如果非要为生命选一个终点,我觉得只有死亡,但细究起来,死亡也不是生命的终点,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就像屈原,两千多年了,他“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情怀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而这,就是他生命的延续。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历代的帝王,都觉得自己得到了江山,得到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殊不知这些都是会失去的。历史就在这一代又一代得与失的更迭中不断前进,这才有了如今的盛世。而这无数的得与失,其实都是人类文明发展链上的锁扣。所以,得时,不要扬扬得意,忘乎所以;失时,也不要顾影自怜,自怨自艾。我们应该如凡·高那般,抱着“一个人绝不可以让自己心灵里的火熄灭掉,而要让它始终不断地燃烧”的信念,让心中的那把火,永远燃烧着!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不汲汲于得,不戚戚于失,因为无论得失,皆是过程。在过程中行走,在过程中反思,在过程中突破,才是人生的真谛。

(2021年浙江卷“得与失:终点·起点·过程”)

得分点评析

得分点一

层层递进,思考深入。本文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行文,提出观点后先强调“生活的真相就是处处是得失”,然后联系人生实际阐释原因,接着指出面对人生的得失,我们应该“让心中的那把火,永远燃烧着”。逻辑清晰,层层深入。

得分点二

闪烁哲思。行文中,作者的一些观点和看法闪烁着哲思光芒,如“如果非要为生命选一个终点,我觉得只有死亡,但细究起来,死亡也不是生命的终点,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和结尾一段,都充满了思辨色彩。

 

02

倘若世上没有了千里马
——我的读书会发言稿
安徽考生

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很高兴能有机会和同学们分享我的阅读收获。聆听了大家的发言后,我也想将自己对管仲的一些粗浅的认识与大家交流一下,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教。我发言的题目是“倘若世上没有了千里马”。

相信大家都还没有忘记我们学过的韩愈的《马说》吧?在这篇文章中,一代文坛宗师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可谓石破天惊、振聋发聩。人们也由此懂得了伯乐的价值,懂得了机遇、被赏识、被发现对于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性。不过,针对咱们今天讨论的材料,我倒想换一个角度思考:倘若世上没有了千里马,那情况又会怎样?

倘若世上没有了千里马,纵然有再多的伯乐,也只能望“马”兴叹,最终恐怕只能无奈地从“矮子里选将军”了吧!大家都知道,这样选出来的将军,终究只能是无能之辈。由此看来,伯乐存在的基础,应当是这个世上存在着千里马。就像管仲被鲍叔举荐一样,鲍叔诚然是管仲的伯乐,因为鲍叔的举荐与让贤,管仲才得以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但是,管仲本身具有千里马的才华,才是其成功的根本原因。如果他只是赵括式的纸上谈兵之徒,纵然被举荐,也难以有所成就。诸葛孔明先生不可谓不会识人,也算得上是伯乐了吧?然而,他挥泪斩马谡的故事,不是很能说明问题吗?

自然,在任何时代,都不能否认伯乐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但是仅有伯乐,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培养千里马,培养人才,让社会上拥有足够多的千里马,才是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就拿我们国家的发展来说,近年来,我国取得的诸多令世界瞩目的成就的背后,不就是千里马式的精英在发挥硬核作用吗?两弹一星、北斗导航、中国高铁、中国5G……哪一个“中国骄傲”的背后,不是钱学森、钱三强、于敏、邓稼先这样的“千里马”在驰骋疆场呢?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可是早已为历史所证明的颠扑不破的真理啊!同学们,我们还年轻,未来的路还很长。我时常听到一些同学担心甚至抱怨——自己将来能否遇到一位伯乐?自己的才能会不会被埋没?我想,与其杞人忧天,天天渴望遇到伯乐,不如静下心来提升自己,让自己成为金子,成为千里马。否则,作为一匹驽马,就算伯乐来了,其命运也是不会被改变的。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2020年全国I卷“历史人物评说”)

得分点评析

得分点一

观点独特,令人耳目一新。相对于大多数考生选择齐桓公、鲍叔去分析评论,该考生另辟蹊径,选择分析评价管仲,并敢于质疑传统观点,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令人眼前一亮。

得分点二

具有现实意义。本文论述历史话题不忘联系社会现实和当下青年,体现了发言稿的现实针对性,使得发言很接地气,观点也更有现实意义。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时参考。

 

03

高原上没有臣服的山头

江苏考生

近年来,文学界关于鲁迅的讨论颇多。诸如鲁迅与胡适谁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这个时代是需要鲁迅还是需要沈从文等,非此即彼,逼着人非要选边站不可。其实,文学殿堂里不能只有一座高峰,鲁迅与胡适、沈从文,都是独立的高峰。

先说鲁迅和胡适。鲁迅主张对现实社会进行最激进、最无情、最全面的抨击,而胡适则主张走改良主义的道路,只图一点一滴的渐进式的社会改良进步。如果说鲁迅的主张像一剂苦药、猛药,针对的是这个民族的顽症,那么胡适的主张更像是“健”字号的冲剂,对身体健康的人,能起到调和身心的作用。两种主张各有千秋,习惯于选边站的我们昨天坚定地选择鲁迅而抛弃胡适,今天又企图选择胡适而抛弃鲁迅,我们昨天和今天的立场都失之偏颇。

再说鲁迅和沈从文。鲁迅和沈从文都是中国近代文坛中有大成就者,一个举着劈向黑暗的启蒙之剑,一个唱着至善至美的人性之歌。他们代表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就像玫瑰和紫罗兰散发着不同的芬芳。两位文学巨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鲁迅成了现代文学殿堂里唯一的神,沈从文却被逐出了文学殿堂以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被人知晓。何以如此?非此即彼的极端思维使然也。

有道是,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每一个文学大师都是一个独立的存在,文学的高原上从来就没有臣服的山头,只有互相致敬的高峰。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一种文明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平等的、多元的,而不应该是强制的、单一的。在文学殿堂里只立一尊神,强迫其他诸神臣服,就是对文学、文化和文明的肢解。

回望历史,肢解文学、文化和文明的事屡见不鲜。两千多年前,中华大地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好不热闹。董仲舒感到“花”太多,无所适从,便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孔老夫子荣登“至圣先师”的宝座,一坐就是两千余年。直到“五四”时期吴虞高喊“打倒孔家店”,这才把孔老夫子从宝座上拉了下来。其实,无论是汉代大儒董仲舒,还是“只手打倒孔家店”的吴虞,他们都犯了同样的错误:认水不认盐,认盐不认水,削山头以成就高峰。

世界是多元的,少些非此即彼、有你无我的对立,多些取长补短、共存相生的包容,世界就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2019年江苏卷“五味调和,共存相生”)

得分点评析

得分点一

取材独特,高瞻远瞩。文章由如何看待文学界关于鲁迅的讨论的问题,提出观点,强调“每一个文学大师都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评判历史,高屋建瓴,大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概。

得分点二

语言活泼,论证雄辩。文章视角独特,观点新颖,论证雄辩;多用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句式整散结合,错落有致,既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又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04

文明的韧性
北京考生

推开孤城万里,不见春风吹度盛世几千载;听凭朔风卷尘,唯见中华文明屹立风雨安如山。何也?是以中华文明藏有无尽韧性也。正是因为有深厚的文化之韧、悠远的历史之韧和无数伟人先辈的品格之韧,中华文明才独树一帜,悠远绵长。

在中华文明的灿烂星河里,有《山海经》里游龙灵眸初启扶摇而去的古人想象的汪洋恣肆,亦有《齐民要术》“耕而不劳,不如作暴”的百姓智慧润物无声;有明君大殿上“如鸟斯革,如斯飞”的飞檐,亦有江南水乡粉墙黛瓦的马头墙;有塞北高原上腰鼓阵阵激荡黄河之水,亦有暮春深处玉笛声声唤起故园之情;有王侯将相登临泰山,“相维辟公,天子穆穆”以乞海宇康定,亦有月圆之夜篝火熊熊,民歌嘹亮以求山川清淑。茶马古道上,驼铃声声,新摘的茶叶、新染的绸缎被交到异乡商人手中;宫廷之内,塞外名曲悠扬婉转,贵妃一支胡旋舞醉了君王。

包罗万象,海纳百川,这是中华文明的柔软。它敢于扬弃,善于包容,总能以博大的胸襟接纳各种文明并内化为自身血肉,因此能不断革故鼎新,焕发新的生机。

多少次野火纷燃,狼烟四起;多少次危在旦夕,国如累卵,中华儿女也曾畏葸不前,一溃千里,却始终不敢苟且。一声“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呐喊使他们汇成燎原之火,他们将生死安危置之度外,坚韧不屈,终得以重整家国,振兴中华文明。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成铜墙铁壁,守护着中华文明的内核——那是一颗跳动不止的心,这颗心用它的血液滋养了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

岿然不动,坚不可摧,这是中华文明的坚实。这份坚实烙印在中华儿女心上就成了顽强不屈的品格,有如汉字“人”,只是站着,便可力扛江山万万年。这份坚实让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一脉相承,不改本色,亦能够步履铿锵迈入新时代世界文明的殿堂。

以柔蕴刚,以刚蓄柔,刚柔并济,不折不崩。风浪再高,恰似闲庭信步;天堑再深,敢教它变通途。坚守中华文明之韧性,我们最终能够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

丘吉尔曾言:“不伴随力量的文化,到明天将成为灭绝的文化。”柔软而坚实的人性力量哺育了中华文明五千年。面对各国文明互相竞逐的新时代,我们应该时刻铭记历史车辙下没落文明的遗骸,时刻警惕头顶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当以蒲苇之柔韧包容,以磐石之坚实捍卫,坚守韧性,守护中华文明之河,使其生机盎然,万世流长。

我们生于斯,长于斯。中华文明用她特有的“韧性”绵延着整个民族,养育了一代代精魂。我们的民族复兴之路已然越走越宽,作为青年的我们,不如先从传承中华民族的韧性开始,向着心中的理想迈进。

(2019年北京卷“文明的韧性”)

得分点评析

得分点一

材料广博。从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到茶马古道的驼铃声声;从诸侯纷争的狼烟四起,到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从当代各国的文明竞逐,到古希腊传说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文章熔文学、历史、艺术多方素材于一炉,材料广博,文化味浓。

得分点二

联系现实。作者在篇末点题时没有忘记我们这一代人对于文明传承的责任和使命,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既然中华文明绵延至今靠的就是“坚韧”二字,我们就必须传承这一特性。

 

05

为人为器
天津考生

人少年时期受到的教育对其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胸有鸿鹄渴望治国安邦,还是胸无大志追求小富即安,一个人所接受的教育启蒙,常常成为他成长的航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我们就像被打磨过的玉一样,只要接受了教育,自然而然地就会成为各种各样的器。

有的人成了重器。大丈夫当“带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他们在积贫积弱的年代师夷长技实业救国,他们在愚昧落后的年代奋力呐喊开启民智,他们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舍生忘死保家卫国,他们在百废待兴的年代隐姓埋名科技兴国,他们在改革开放的年代燃烧青春发展经济……他们是时代的先行者,他们是民族的脊梁,他们更是大国重器。

有的人成了“脏器”。就像人活着不能没有脏器一样,国家的运行和发展同样需要各司其职的“脏器”。他们坚守在各自的平凡岗位上,任劳任怨,尽心尽力,他们是太多人口中的“草根”,但他们以草的坚韧和根的踏实,为祖国的蓬勃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他们不是江海,他们甘做细流,他们为国家的正常运行,无声奉献。

有的人成了“冥器”。在大多数时候,在大多数场合里,他们衣着华丽、言行文雅,但在触及他们的切身利益时,他们会马上显现自己思想上的泥古不化,他们跟不上或者不愿跟上时代的潮流,慢慢地,他们成了时代的陪葬品。偶尔,他们中间会冒出一些“有才之士”,这些“有才之士”用自欺欺人的“精湛演技”,让自己活成戏精,且沾沾自喜。殊不知,隔岸看戏之人早已看穿他们的自私和虚伪。

有的人成了“凶器”。他们有的贪得无厌,不择手段地满足自己对金钱的贪欲;有的包藏祸心,人前微笑背后捅刀;有的趋炎附势,见风使舵、攀高踩低……从为老不尊到贪污腐败,从抹黑英雄到侮辱国家民族,对他们而言,一切法律与规则都只是摆设,内心不断膨胀的欲望使他们成了行走的人形凶器。

不知今日蓬勃成长的少年,明日会被雕琢成什么器。人如果是一件瓷器,那么它最终的品质,必然会受到炉火的温度、煅烧的时间的影响,所以我们每个想要成才成器的人,都应拼尽力气去争抢、去控制这些因素。但最关键的也是最能为我们所左右的,还是在被塑形之时,我们要明确自己有着怎样的目标和计划,有着怎样的格局。“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希望我辈在今日都能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志,并勇于入社会之炉,淬时代之火,成国之重器、脏器。

(2018年天津卷“器”)

得分点评析

得分点一

排比铺陈,富有气势。文章第2段运用排比句“他们在……”凸显不同时期的时代先行者、民族脊梁的伟岸形象,精练整饬,富有气势,如飞流直下,字里行间洋溢着敬佩之情。

得分点二

比喻精妙。文章主体部分运用了一连串精妙的比喻,以重器、脏器、冥器、凶器分别比喻“民族的脊梁”、普通人、虚伪者与贪婪的小人等,四个喻体,四种含意,想象奇特,比喻贴切,令人叫绝。

 

06

恢复高考40年,恢复的是什么?
——我看高考
四川考生

1977年,百废待兴,刚刚恢复工作的邓小平高瞻远瞩,决定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恢复中断了10余年的高考。这消息犹如一声春雷,响彻神州大地。得到消息的青年学子们奔走相告,他们重新拿起久违的课本,白天劳动,晚上温习功课,备战高考。他们知道,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开启。

于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群贤毕至于高考考场,少长咸集于大学校园,风云际会,国家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这些怀揣着振兴中华梦想的学子,如久旱逢甘霖,如饥似渴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

弹指一挥间,整整40年过去了,高考也从精英教育的敲门砖变成了普通高等教育的铺路石。人们不禁要问:恢复高考40年,恢复了什么呢?

首先是恢复了教育机会的公平、公正。正是因为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在选拔人才时容易任人唯亲,才有了后来的科举制;正是因为八股取士对读书人身心的戕害,才有了后来的高考;正是因为“文化大革命”期间采用的“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教育的公平性荡然无存,才有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声。如今,每一个考生都可以通过高考,实现自我提升与自我超越,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改变人生。一旦整个社会把公正与公平作为核心价值观,这个国家也就会走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康庄大道。

其次恢复的是社会活力。恢复高考,唯才是举,不再唯身份论,这恰如春风化雨,带来的是春天般的希望。自从取消高考以来,无数有志青年的梦想被压抑、被扼杀;恢复高考,千百万人被压抑了10余年的梦想,就会释放出惊人的力量,变成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的不竭动力。李克强、刘源、吕思清、张艺谋、陈凯歌、马云、俞敏洪等,无不是因为恢复高考,才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如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社会处处欣欣向荣、朝气蓬勃。

最后恢复的是国家对知识的尊重。苏联有句谚语:“知识比金子贵重,因为金子买不到它。”一个社会拜金主义盛行,鄙视甚至仇视知识和知识分子,那么,它就已经堕落了;反之,一个社会对知识和知识分子推崇备至,那么,它将活力四射。恢复高考以来,“知识改变命运”奏响了时代强音,成为时代主旋律;“时间就是金钱,知识就是力量”被人们奉为真理。人们惊喜地发现,有了知识,人们就懂得了爱国、敬业乃立身之本,诚信、友善乃处世之道。

2017年的高考,正在进行时。我们知道,一个崭新的、充满活力的人生起跑线就在考场上。这是莘莘学子及其家庭命运的转折点,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新起点。

我的高考,美哉!恢复高考40年,壮哉!

(2017年全国Ⅲ卷“‘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

得分点评析

得分点一

比喻精当。用“精英教育的敲门砖”“普通高等教育的铺路石”比喻40年前后的高考,形象贴切、含意深刻,揭示了不同时期中国教育的特点以及高考对于每个人的不同意义。

得分点二

视野开阔。作者在分析高考的意义时,首先看到了高考带来的教育机会的公正与公平,然后看到了高考与社会活力之间的关系,还看到了国家对知识的尊重。分析没有局限在高考作为一种人才选拔方式的具体价值,而是将其置于国家、社会的宏大背景下,视野开阔,分析深刻。

*以上内容选自《疯狂作文·特辑》

 

《疯狂作文·特辑》
一线名师编委团队,倾力打造
13年持续优化升级,铸就好口碑
助你打破平均分,写出高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