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题 推荐  收藏
提问:天柱摆渡人
级别:幼儿园
来自:安徽省安庆市

悬赏分:0
回答数:3
浏览数:
已解决的问题 合肥二模08文言文翻译
 提问时间:2008-03-24 11:20:38    评论举报
最佳答案此答案已被选择为最佳答案,但并不代表问吧支持或赞同其观点
回答:tianoo
级别:七年级

2008-03-24 11:40:31
来自:河南省郑州市
http://www.tesoon.com/paper/series/01/96.htm
合肥二模试题和答案,图片版的
揪错评论举报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谢谢
其他回答  
回答:冬凌草
级别:一级教员


2008-03-24 12:02:48
来自:河南省平顶山市
张居正《示季子懋修书》赏析

【正文】
汝幼而颖异,初学作文,便知门路,吾尝以汝为千里驹,即相知诸公见者,亦皆动色相贺,曰:“公之诸郎,此最先鸣者也。”乃自癸酉科举之后,忽染一种狂气,不量力而慕古,好矜己而自足,顿失邯郸之步,遂至匍匐而归。
  丙子之春,吾本不欲求试,乃汝诸兄,咸来劝我,谓不宜挫汝锐气,不得已黾勉从之,竟致颠蹶。艺本不佳,于人何尤?然吾窃自幸曰:“天其或者欲厚积而钜发之也。”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而俯首以就矩矱也。岂知一年之中,愈作愈退,愈激愈颓。以汝为质不敏耶?固未有少而了了,长乃懵懵者;以汝行不力耶?固闻汝终日闭门,手不释卷。乃其所造尔尔,是必志骛于高远,而力疲于兼涉,所谓之楚而北行也!欲图进取,岂不难哉!
  夫欲求古匠之芳躅,又合当世之轨辙,惟有绝世之才者能之,明兴以来,亦不多见。吾昔童稚登科,冒窃盛名,妄谓屈宋班马,了不异人,区区一第,唾手可得,乃弃其本业,而驰骛古典。比及三年,新功未完,旧业已芜,今追忆当时所为,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甲辰下第,然后揣己量力,复寻前辙,昼作夜思,殚精毕力,幸而艺成,然亦仅得一第止耳,犹未能掉勒文场,夺标艺苑也。
  今汝之才,未能胜余,乃不俯寻吾之所得,而蹈吾之所失,岂不谬哉!吾家以诗书发迹,平生苦志励行,所以贻则于后人者,自谓不敢后于古之世家名德。固望汝等继志绳武,益加光大,与伊巫之俦,并垂史册耳!岂欲但窃一第,以大吾宗哉!吾诚爱汝之深,望汝之切,不意汝妄自菲薄,而甘为辕下驹也。
  今汝既欲我置汝不问,吾自是亦不敢厚责于汝矣!但汝宜加深思,毋甘自弃。假令才质驽下,分不可强;乃才可为而不为,谁之咎与!己则乖谬,而使诿之命耶,惑之甚矣!且如写字一节,吾呶呶谆谆者几年矣,而潦倒差讹,略不少变,斯亦命为之耶?区区小艺,岂磨以岁月乃能工耶?吾言止此矣,汝其思之!

【点 评】
  这篇家训,是张居正写给他的最小儿子懋修的一封书信,帮助儿子总结科举考试失利的原因。他认为儿子两次科考失利的原因,都是好高骛远,贪多务得,用力不专的缘故。于是,他以自己走过来的经验教训教育儿子,鼓励儿子努力改正自己学习上的缺点。儿子听从了父亲的教诲,后来果然中了头名状元。
  可见,治学和做事情,如果不是脚踏实地、量力而行,而一味好高鹜远,那就不可能取得成就,不可避免地要走弯路。这就是这篇家训给我们留下的最有益的启迪!
【撷 语】
  所谓之楚而北行也!欲图进取,岂不难哉!
【品读家书】
  《万历野获编》中说张居正教子甚严,希望他们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而通过科举舞弊,让他们顺利进入宦途,就是一条捷径。张居正六个儿子的前三个,敬修、嗣修、懋修在他当政时中进士,而且嗣修为榜眼,懋修为状元。这件事表面盛极一时,其实多有人不服。
  万历二年的时候,长子敬修会试落第,张居正一气之下,让那年的进士不得馆选,进不了翰林院,成不了“储相”。而三年过后,他的仲子嗣修高中榜眼,再过三年,敬修成了进士,而老三懋修还中了状元。这种做法令天下士子愤愤不平。万历五年张嗣修会试中式后,照程序参加殿试,殿试的主考官是皇帝,而内阁首辅要参加读卷,张居正要求回避,万历帝说,“读卷重要,卿为元辅,秉公进贤,不必回避”,还说了这么一句话:“先生大功,朕说不尽,只看顾先生的子孙。”皇帝给的恩典,不要白不要,这也不能全怪张居正为官不正,徇私舞弊。但到了张居正死后,皇帝眼一翻不认账了,笔头一歪,将张的几个儿子的官职、科名革除。有理的总是皇上。
  这封家书是在懋修科举失利时写的,张居正认为失利的原因在于“志骛于高远,而力疲于兼涉”,导致“新功未完,旧业已芜”,还说:没有成功不能埋怨命运,你的字我已经唠叨了你好几年了,还是潦潦草草,错字不少,这难道也怪命运吗?
  不管作弊之事真相如何,张居正对儿子严格要求还是不假的,道理分析的也还是很透彻的,要说这个功名全是作弊得来,多少也是以偏概全不及其余了
评论举报
回答:瑞恩
级别:七年级

2008-03-31 23:23:55
来自:辽宁省阜新市
《示季子懋修书》翻译
你小时侯聪慧,才质异于常人,刚开始学写文章,便知道写文章的门路.我曾经认为你是千里马,和我相熟的朋友看到你,也动颜祝贺,对我说:“您的几个儿子当中,他应该是最先取得成功的(最先及第).”然而自从癸酉年你科举中第,你忽然染上了一种狂傲之气,自不量力地想着仿效古人,骄矜自满,好比那邯郸学步的年轻人,把自己本有的忘了,只得爬着回家.(原文用了邯郸学步这个典故,说的是一个年轻人,到了赵国邯郸后,看到当地人走路的姿态很好看,并去效仿,结果别人的没学到,自己原来怎么走路也忘了,只得爬回家)

丙子年春天,我本不想让你去应试,是你的几个兄长都来劝我,说不应该挫了你的锐气,我只好勉强答应,结果你遭受挫败.你学艺不精,我埋怨你又有什么用呢?可是我庆幸地对自己说:“老天大概是要让你后积薄发吧.”又想到你会记住再次失败的教训,肯底下头来遵守规矩.哪里想到一年里,你越写越退步,越激励你你越颓废.是你的才质不聪敏吗?大概还没有小时候聪慧,长大很懵懂的人.是你不够努力吗?我听说你终日闭门读书,手不释卷,可是才学造诣平常,定然是你好高骛远,想广涉猎而使得自己疲倦,这就是南辕北辙啊!还想进步,这不是很困难吗?

想追寻前人的足迹,又合乎当世的准则,这只有才华卓著的人才能做到,然而从明朝建立以来,这种人都不多见.我早年年少登科,得到了人们附会的好名声,胡乱品评屈原、宋玉、班固、司马迁这些人,认为自己才质异于常人,科举及第也是很轻松的事情.于是放弃原来的学业,仿效古人.到过了三年,学习古典的还没有取得成功,原来的学业已经荒废,现在回想当年的行为,恰好是引人耻笑而自取污辱(”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这句话在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出现过)甲辰年我科举落第,于是估摸自己的能力,继续以前放弃的学业,学习不分昼夜,发奋努力,侥幸学业有所成就,然而也只是科举中第罢了,还没有能力在文学界夺得头筹。


而今你的才能,恐怕不会超过我,可是不放低姿态沿袭我的路径,而要重蹈我的覆辙,这不是很荒谬吗?我们家靠读书发家,我一身艰苦学习,要留给你们后人的,不敢落后于古代世家的高尚道德。本来希望你们能继承我的志愿,将这种精神道德发扬光大,以便能同伊尹,巫咸这些人一起,彪炳史册。哪里只是想以科举及第来光大我们宗族!我爱你那样深,对你的希望那样殷切,没想到你妄自菲薄,甘愿做柴门前守门的狗!

现在你既然希望我对你不闻问,我自然也是不会严厉指责你,但是你要好好的思考,不要自暴自弃。如果是才质驽钝,那是无法勉强的。可是你有能力却不去作为,这又能怪谁呢?自己性情怪僻,却归咎到命运,这糊涂得很厉害呀!譬如说写字,我教导你几年了,可你还是这样潦草,没有一点改变,难道这也是命运造成的吗?写字是小事情,但是任随时间流逝(个人却不努力)就能做好吗?我的话就说到这,你好好想想吧!

文章的一些细小之处可能没处理好,采纳时请慎重。

参考文献:http://zhidao.baidu.com/

评论举报
总回答数3,每页15条,当前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