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题 推荐  收藏
提问:liu-xing-yu
级别:一年级
来自:河北省廊坊市

悬赏分:0
回答数:1
浏览数:
已解决的问题 怎样提高理解能力,详细内容见下
这些理解性问题包括: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一道简单的题目能力,作文审题能力......我觉得都与这种理解力有关.我主要是问题总是分析的不够透彻,答不到点上.
怎么办呢

问题补充:
另外,再问一下:怎样提高表达能力呢(比如对一些事物的描述时,才感到词汇匮乏)
 提问时间:2010-02-16 21:54:52    评论举报
最佳答案此答案已被选择为最佳答案,但并不代表问吧支持或赞同其观点
回答:九天揽日
级别:大一


2010-02-17 12:30:21
来自:四川省成都市
你问的问题涉及语文最核心的两个东西:一是表达、二是思维。

用我很浅近但很实用的观点来看,一是你能读出材料中包含的思维的内容,二是研究语言材料中表达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用规范的语言结合题目的要求准确地表达出来,也就传达了原材料的思维。这样就训练了理解能力。


另外,给你提供一个阅读理解的实例,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2009年语文高考改卷已成过去。今年广东高考语文现代文必考类阅读,选文为爱因斯坦的《自由与科学》,下设四小题,其中12、13为客观题,14、15为主观题。下面仅就其主观题的答题情况透析现代文的教学方向。
  一、提高理解能力。理解能力是阅读答题最起码的能力。高水平的理解能力使阅读者能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大意、清楚题目要求、准确快速地筛选信息答题。从改卷的情况看,答非所问有之,丢三拉四有之,罗嗦重复有之,乱抄原文有之,把简答题当成分析题解答有之,语言毛病有之,各种问题五花八门不一而足。请看下面14小题的答案选例,
  答案一“在一切劳动领域获得言论自由,这种交换的自由是发展和推广科学知识所不可缺少的,这件事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必须靠法律来保证发表的自由。”
  答案二“内心自由是大自然赋予的礼物,是值得个人追求的一个目标,但社会也能促使它实现。”
  答案三“外界干涉它的发展,例如学校教育,家庭鼓励,工作单位支持,都会影响内心自由,也就是说,思想上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也不受一般违背哲理和习惯的束缚,从而实现言论自由和教学自由,但只有不断地自觉争取外在和内心自由,精神上的发展和完善才有可能。”
  14小题问的是“可能影响‘内心自由’的主客观因素主要有哪些”,答案一所答的全属于外在自由的范畴,与题干无涉;说明考生作答时未有审清题目要求,也可能根本未理解文章内容。答案二解释“内心”的属性、价值及意义,范围是找对了,但未紧扣题目作答;使人怀疑是否真正理解文意题意,如果能加以改造,倒是可以成为“个人不懈追求”“社会干涉”答案的两个要点的。答案三答案要素基本齐全,但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简答题不用展开的,但却展开了,“例如”举例说明,把“从而”句与“精神”句的因果推论扯进答案,这些分析作为简答毫无必要,既浪费了考试时间,又显然未按照题意答题;二是把要点之一“外界干涉”与要点二“权威和社会偏见,违背哲理和习惯”,通过“也就是说”变成同一关系,而不是应有的并列关系。以上两点使要求简答的题目答案显得臃肿不堪,是改卷者最不愿见的。无论是言不及义,还是辞不达意,都未有准确理解文章与题干的要求,未能准确筛选信息形成答案。理解文章理解题目是准确筛选信息作答的前提,而我们的考生这方面的欠缺却仍很普遍,所以现代文教学任重道远,提高理解能力势在必行。
  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理解能力呢?对于阅读来说,首先,理解既要从大处着眼又要从小处着手,既要通观全文又要抓住关键。理解能力是要帮助我们读懂文章,即抓住文题,抓住关键词,抓住关键句,以达到快速理解文意抓住中心。关键词句在论述类是论点、分论点,往往是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在记叙类是议论抒情的地方,表性质或带感情色彩的词;理解能力又是要帮助我们读懂题干,包括分解题干要点、选择有效信息、分清简答还是分析(简答只需答观点,分析另外还要举例推论进行分析)、紧扣原文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要言不烦。答案是否条理清晰展现思维的条理清晰度,答案是否简要展示审题的准确度。如14小题本来三四十字可以答好的,许多考生硬是答了一百多字,四行答满了还要挤进一行去,给人的印象是未理解文章,未准确把握题干,或欠缺自信,以多图有,以多求全,岂知九百九十九张一角的角币,还是比不上一张一百元的纸币,何况言多易失,难保其中不掺假。再者,熟能生巧,深度训练。掌握以上所说的阅读、审题方法并强化训练,经常反复。准确理解文章准确理解题干,准确筛选信息作答并准确表达,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诚然,方法与训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效率,基础积累、阅读积累才是内化成能力的根本途径。没有一定量的训练,方法只是一句空话。没有厚积的方法与训练的提高仍然是很有限的。
  二、提高分析综合能力。通过分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通过综合合并同类项、去次留主。分析与综合审题时是因与果,在答题时即可以互为始终。从必考题改卷的情况看,要点不全、重复啰嗦、随意乱抄的现象十分普遍,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分析综合能力未到位。请看下面14小题答案选例,
  答案一“主观上①受权威束缚,②受社会偏见束缚;客观上①受一般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束缚,②受社会影响,③受学校影响。”
  答案二“①不会因为发表了关于知识的一般和特殊问题的意见和主张而遭受到危险或者严重的损害,②必须有法律来保障③全体人民中必须有一种宽容的精神④合理的分工问题得到解决,⑤思想上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也不受一般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的束缚,⑥也是值得个人追求的目标,社会不应该干涉它。”
  答案一把同属于思想上的一点拆分成“主观”方面的两点和“客观”方面的第一点,“客观上”的第二、三点,对于“客观因素”而言,也是同属外在影响,可合并为一点,而“主观上”的“个人不懈追求”未有归纳出来。这反映出来的问题,一是缺乏对原文的全面把握,分析要点有缺漏;二是未有把已得出的要点进行整理归类。答案二只是摘抄原文句子,再加上序号罢了。未分析文章归纳内容,(因为文章二至五段论述外在自由,只有最后的第六段论述内心自由。)也未对要点进行归纳,且其中的第一、二、三、四点说的是外在自由方面的问题,与题干要求的“内心自由”完全无关,属于废话,但五、六点却基本上把影响内心自由的三个主要因素全抄下来了;反映出来的是考生未必真正理解文章内容,也未必真正理解题干,只是胡乱抄而抄中了,或者仅有一些模糊的印象模糊的理解,语言表达远未做到准确简洁,未对文章进行扣题干分析,也未对答案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改造。(虽然如此,结果在改卷宽松的情况下还是占到了一点便宜的。)在改卷场这种情况并不鲜见,所以分析综合能力亟待提高。那么,如何提高阅读中的分析综合能力呢?阅读文章,不仅是简单地理解其中的人事理,而且要进一步分析其从哪些地方入手,可归纳为几个方面,并按照一定的顺序(主要是时间、空间、逻辑)进行排列,多读、多思、多动笔、多比较分析、多归纳综合,积累多了,能力自然就形成了。
  三、规范语言表达。如果说以上两点属于思维范畴,那么语言表达就纯属语言问题。改卷场中发现语言表达毛病百出,包括语病、结构上缺乏照应、答题不规范,标点误用等等。请看下面答案,
  15小题,答案一 “尽可能第一目标,即从自由上得到实现。”
  答案二“法律保障、和人民宽容,还要有第二种外在自由。”
  14小题,答案三“主观上 ①具有追求目标 ②独立思考 ③勇于追求目标 ④自身不懈争取。”
  答案四“①权威 ②偏见 ③哲理 ④习惯 ⑤社会 ⑥学校 ⑦个人。”
  答案一缺谓语并误用介词造成句意不清,应改为“尽可能实现第一目标,即发表的自由得到实现”;答案二缺少照应且误用标点,有“第二种”而无“第一种”,前后没有照应,误用顿号;答案三内容重重复复还含还有语病,列了四点,其实只讲一点内容,用④可以包括前面三项的内容,“具有”与“目标”搭配不当,应改为“有追求的目标”;答案四用词语作答欠规范,且不能准确表达要点内容。语文教学关注语言表达,词能达意是对语言的起码要求,语言表达存在问题多多,说明我们的语言教学方面还有待提高。那么怎样才能使语言表达准确简明呢?平时要通过积累扎实语言基础,养成思考检查语言的习惯,既然好文章是改出来,阅读作答也须适当检查,通过检查大部分语言毛病是可以消除的。语言表达既是思维能力的问题又是表达能力的问题,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配合思维训练,多动笔写,看多读多写多语感自然而成,阅读答题才能做到既速又达。
  工夫总在考试外。有丰厚积累,才能锻炼高水准思维能力,加上高水准的语言表达能力,高水平的考场发挥才是可能的。
揪错评论1举报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谢谢
总回答数1,每页15条,当前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