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2高考人数或再创新高,高三生如何才能“有效复习”?
2021-10-15 04:11:37 598人浏览

 

进入深秋,天也渐渐冷了起来,刚经历过十一小长假的同学们,在“秋乏”的影响下,是不是每天上课都“昏昏欲睡”呢?快醒醒!2022年高考报名即将开始,意味着高考马上!就要!来了!

 

虽然目前只有部分省市公布了2022高考报名的具体时间,但是根据往年的报名时间来看,这段时间正是高考报名的重要时期。

 

每到这个时候,高考报名人数就会被同学们重点关注。今天小编特别整理了高考报名人数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供各位考生和家长参考。

 

说明:目前暂无2022年各省市高考权威数据,以下分析仅为预测。

 

    北京2022高考报名预测人数   

 

2021年,北京市教委公开了《2020-2021学年度北京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概况》内容,详细介绍了各学段学生基本情况,其中包含普通中学在校生人数。

 

根据该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2022年高考生的在校生数据:

 

 

根据表格中的统计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北京高考的在校生人数为47121,2022年高考的在校生人数为51608

 

由此可以统计出,2022年进行高考的在校生人数比2021年增加了4400余人,从而可以大致推算出2022年北京高考报名人数相对2021年来说,可能会出现上涨趋势

 

    全国各省市2022年高考人数预测   

 

北京市2022年高考报名人数可能会出现上涨趋势,那么其他省份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由于目前大部分省市2022高考报名时间和数据暂未公布,官方也并未公布最新权威数据,所以小编摘取了教育部公布的2019-2020年度全国普通高中学生数(总计),进行数据分析。

 

 

表格中提到了各省市高中一年级的在校学生数据,而2019-2020年度的高一年级则刚好是2022年参加高考的考生,所以这个数据能够大概预测2022年各省市参加高考的考生人数。

 

从表格中我们不难看出,几乎所有省份参加2022年高考的高中一年级考生,都比参加2021年高考的高中二年级考生人数多。

 

全国总计数量更是表明,参加2022年高考的人数比参加2021年高考的人数增加了55万多人

 

这是不是意味着2022高考报名人数会比2021高考报名人数增加几十万?2021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高达1078万难道2022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会突破1100万?!!!

 

当然,我们还要清楚,在校生人数和最终的高考人数有一定差值,主要原因是有部分考生在高三的时候会参加高职招生、出国留学,直接放弃参加夏季高考,也有部分考生会直接选择不高考。

 

当然也可能会出现高考人数比在校生人数还多的情况,这种主要是因为每年都有部分高考生会选择复读。

 

所以理论上,2019-2020年度高一年级的在校生人数加上2021年的高考复读人数则可以大概预测出2022年高考的人数。

 

当然,以上高考人数为预测数据,更为官方具体的考生人数需要等2022年高考报名结束后再进行整理分析。

 

    相见恨晚的有效复习方法   

 

高考报名人数越来越多,高考竞争也愈演愈烈!然而在高考竞争如此巨大的情况下,很多同学却在“无效复习”!

 

循环复习已掌握的知识点,浪费时间进度慢;
每次模拟分数都很低,但还是不知道怎么学习;
深陷题海战术,复习效率太低;
......

 

想要在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你必须要学会“有效复习”!

 

为此小编特地邀请了一些高考600分以上的学霸,总结了对提高成绩很有帮助的“有效复习”学习方法,助力你的高考梦!

 

点击查看600分学霸小姐姐和小哥哥分享备考经验,助力学弟学妹们备战2022年高考!

 

 

    • 学霸小姐姐表示,任何一门理科想要“有效复习”,都离不开一定的题量支撑,但是刷题却带有只注重做题数量而不在乎做题质量的意味。
    •  
    • 其实在做题过程中,做一道题,把题目理解透彻要比做两道题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效果要好的多,也就是做题的质量要比数量重要的多。
    •  
    • 大家在平时每做一道题,都要扎扎实实把它弄明白,学透彻,并会举一反三,这样才能发挥这道题最大的效用。

 

还有更多600分学霸小姐姐和小哥哥的“有效复习”方法小编已经在下面列出来啦,同学们快来看看吧~

 

  进行充分地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也就是在老师上课前提前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你一定遇到过这种情况,在课堂上顾得上听老师讲课,就顾不上思考,兼顾了听和思考,又记不了重点。其实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你没有充分地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让你更有针对性,更高效的听课,这样再次复习时才能更顺利的进行,做作业和考试才能得心应手。所谓,知已知彼,百战百胜就是这个道理。

 

那什么时间开始预习效果最好呢?

 

其实时间点不用卡的那么死,你可以根据时间早晚来安排预习内容,可以选择在做完当天功课后的剩余时间,例如每天晚上10点以后,预习一下明天要学习的内容。

 

当然,你也可以利用其它课外时间预习,比如,课间,午休时间,晚自习等都是可以的。如果你的时间非常紧迫,在上课前几分钟把老师要讲的内容快速阅读一遍,也是有效果的呦~

 

最后提醒,学习的主要任务还是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课,千万不可因为课前预习,对课上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就洋洋得意,不注意听课,那只会顾此失彼,得不偿失! 

 

  2  把握好课堂45分钟

 

上课听讲时,务必与老师讲课思路保持一致,认真听老师对知识点的分析、推理;听老师解决问题时的思路和技巧;听老师提出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这样才能把握住听课的重点。

 

在听课过程中,你可以把自己在预习中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老师讲解的进行对比,并分析出相同点和区别点,通过对比,能够加深你对知识点的理解,并且还能锻炼你的独立思考能力。 

 

另外,在听课的过程中上,还需要学会记笔记,合理利用笔记本才能为以后的复习提供方便。

 

首先准备一个笔记本或者活页本,然后把笔记本分为三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特定的用途。

 

第一部分是课前预习,写下你预习时找出的重点内容及提出的疑问点;

 

第二部分用来记录课堂上老师讲解的整体构思或者板书,以方便你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或知识要点;

 

第三部分是课后总结,用来对听课内容进行分析整理,为的是消化、吸收所学到的知识点,并且为下次复习留下一份完整的学习感想,方便复习。

 

注意,高三复习时间很紧张,课堂只有45分钟,老师不可能把所有问题都讲明白,一般只会着重讲最主要、最精华的部分

 

因此你一定要好好把握好课上听课的45分钟,真正领悟知识点之前的内在联系,为以后的复习打下坚实基础。

 

  3  课后及时回顾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知识点之后就会立即开始发生,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会很快,以后则逐渐缓慢。

 

如果我们不及时复习,学过的知识点就会被大脑遗忘,直到没有任何痕迹,到最后我们只能花费精力再学。

 

所以合理安排复习时间相当重要,因为正确的时间点进行复习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什么才是正确的时间点呢?

 

研究证明,学习结束五分钟后重复一遍,20分钟后再重复一遍,接着1小时后,12小时后,1天后,2天后,5天后,8天后,14天后这个知识点你将很难再会遗忘。

 

我们最好的复习时间是在学习内容即将被遗忘的时候,这样效果会又快又好。小编建议,学习新知识后12小时或者当晚睡前复习一遍,1天后,2天后,8天后再复习三遍,记忆效果就会相当好了。

 

  4  注意错题整理

 

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是否遇到过同样的错误,做过的题一错再错?究其原因,多数是因为学习过程中不求甚解,不注重总结积累造成的

 

这时我们就需要有一个错题本,用来记录自己常错、易错的题,方便之后复习查阅。

 

有了错题本,在以后复习时,就可以针对性的只看曾经做错的习题,针对每次考试暴露出来的问题再进行认真分析,弄清楚错因,再加上时常温习,就能避免一错再错的现象,还可以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抓不住重点情况出现。

 


 

最后,小编想说,学习方法有很多,希望你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有效复习”方法,抓住剩余的复习时间,实现成绩质的飞跃。

 

但一定要注意,不要起早贪黑,精神紧绷,更不要自我欺骗,现实会打脸的。以白天精神饱满为主,合理规划作息时间,不要刻意模仿别人,规划好自己每个时间段需要做什么,坚持下去,定能厚积薄发。

 

有效复习”怎么能少得了天星教育2022高考一人一策·个性化备考方案。AI智能线上测评帮你找到学科薄弱知识点,根据薄弱知识点定制《练习策》《学习策》纸质教辅,让你做的每一道练习题都是针对性复习,备考更有针对性,复习更有效!

 

 

手机线上测评

 

使用“考试在线”app线上测评,用较少的时间全面检测学科知识掌握程度,快速获取学科薄弱知识点!

 

一人一策专属备考方案

 

根据学科薄弱知识点生成配套练习册,包含实体书《学习策》《练习策》,每一道试题都针对薄弱知识点,复习更有针对性!

 

典例及知识讲解视频

 

学习策配有典例及知识讲解视频,练习过程中,不会的练习题可以查看视频讲解,知识点讲解清晰,解题方法多样,攻破薄弱知识点!

 

班主任一对一督学

 

验证成功后就可以获得班主任督学服务,帮你提供测评报告解读、在线学习答疑等服务,学习过程更流畅!

 

2022高考《一人一策》

 

2022高考《一人一策》

个性化备考方案

依托天星教育强大的内容研发体系

利用AI智能多维测评的互联网技术

结合高考研究专家教研老师的丰富经验

建立强大的教研和测量团队

科学测评,精准推题

帮每一位学员跳出题海,高效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