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题 推荐  收藏
提问:野蠻の囡囡
级别:大四
来自:河南省平顶山市

悬赏分:0
回答数:2
浏览数:
已解决的问题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什么意思
 提问时间:2007-05-05 14:48:22    评论1举报
最佳答案此答案已被选择为最佳答案,但并不代表问吧支持或赞同其观点
回答:jokhy_lxsr
级别:硕士研究生

2007-05-05 17:51:38
来自:湖南省
我给你一大堆成语了啊!自己去里面找吧!

补充:
楼主还没采纳答案啊,那我回答你对楼上评论的问题吧:

这句话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有提及。看到高山就要仰头,看到宽广的大路就要走。意为:孔子德行是世人的楷模!
高山, 喻高尚的德行。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后以“高山景行”比喻崇高的德行。所以“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也就是用来比喻一个人崇高的德行!


该回答在2007-05-06 15:26:51由回答者修改过

揪错评论举报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_-||
其他回答  
回答:神佑约克大公
级别:五年级

2007-05-05 17:23:06
来自:浙江省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话常见常用,可要解释清楚,还真得费点笔墨。

这话出自《诗经·小雅》。郑玄注解说:“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朱熹注解说:“仰,瞻望也。景行,大道也。高山则可仰,景行则可行。”一个是汉儒,一个是宋儒,两人说法竟有如此大的差异。

上句“高山仰止”,郑说“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朱说这是直指人们仰望高山,并无喻义。

下句“景行行止”,分歧更大。依郑说,“景行”解释为“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为;“则而行之”,是说以此作为行动的准则。依朱说,“景行”(—háng)是大道,“景行行止”是说大道可供人们行走。

郑玄、朱熹都是大儒,两人的说法都有道理,不过由于两人相隔千年之久,在朱说提出之前,郑说已为大家所普遍接受,因此后人在引用这话时,多取郑说,少有取朱说的。现行各种词典,有的两说并存,有的把两说糅合在一起。

两句中的“止”字,是语助词,表示确定语气,后代引用时有改用“之”字的。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可以缩略为成语“高山景行”,“景仰”一词也由此产生。因为是名句,后代引用的很多,这里只照录见于《史记·孔子世家》的一例:“《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这话是用来赞美孔子的,由于在引文后面加了两句(意思是: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景仰的意思就格外显豁了。再说,《史记》作者司马迁又比郑玄早生两百多年,可知景仰之说早已通行于世,并非郑玄所首倡也。
评论2举报
总回答数2,每页15条,当前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