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留在心底的声音】教材帮九下语文-作文示例
年级九年级 版本人教版 科目语文 大小12.00K 下载330次
下载

留在心底的声音

        柳枝低垂,掩映着粉墙黛瓦。傍水而居的人家,被袅袅琵琶声萦绕。那评弹小调之声绕过柳枝,拂过溪水,转过亭阁,深深留在了我的心底。

        我偶然在书上看到描写苏州评弹的片段,心中顿时生出对江南的遐想。一放假,我就匆匆踏上了江南之路,迫不及待要去聆听评弹的曼妙之音。

        在苏州评弹馆,我和母亲学着其他听客的样子,点一壶清茶,摇一把小扇,细细聆听。台上极其简单,两椅一桌,一女子着素色旗袍,颔首低眉,玉指轻轻一捻,清越的琵琶声便应和着小调,萦绕在我们身边。空气中氤氲的茶香,熏慢了时间的脚步,吴侬软语,撩拨着诸位听客的心弦。唱词一字一句,曲调一扬一抑,流转入心底。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红楼梦》中林黛玉缘何听到《牡丹亭》的唱词时,那样痴迷沉醉。

        回来后,我成了一名苏州评弹忠实的听客,心底常常回荡着那声、那调、那曲、那情。本以为这就是评弹之美,后来才知,评弹真正的美藏在深厚的历史底蕴里。戴上耳机,耳边一会儿是山塘街的细雨随琵琶声淅淅沥沥地落下;一会儿是深夜游子归家途中,寒风裹挟着二胡声缓缓吹来;一会儿是上海闹市街头人来人往的车水马龙声,恰似怀念旧上海的一曲老歌……随着对苏州评弹的了解加深,我知道了评弹音调是多样化的,绝不仅仅局限于那天我所耳闻的柔美。它是开在市井里不败的花,诉说着不同时代、不同个体的愿景与期望。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评弹在守正与创新中为时代发声,更在大众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记。前不久,我看了苏州评弹剧《医圣》。琵琶声起,演员们身着改良的旗袍长衫,站立表演。柔美的音调里多了铿锵的气息,婉转的二胡声中更添一份坚毅。我为这音乐的改变而惊叹,为这文化之发展而欣喜。

        留在心底的那个声音,是评弹小调的婉转之声,是历史车轮碾过地面的坚实之声,更是传统文化赓续发展的时代强音。

【名师点评】

        选材独特,感悟深刻。在众多传统文化中,作者写不被大众熟知的苏州评弹。从评弹的场地、表演方式到相关人物,再到今天的改进,作者娓娓道来,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也写出了历史的厚重感。

        语言优美,余音绕梁。作者的语言运用能力极强,文章也似一曲评弹小调般耐读。写表演评弹的场景时,采用的是白描手法,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写评弹的声音之美,多用比喻,形象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