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4A•译林•选择性必修第三册•26版《金考卷单元双测卷》
年级高二 版本译林牛津版 科目英语 大小14.50K 下载1次
下载

4A

阅读

2023年12月,玛雅列车的首段正式开通运营。这段列车线路连接坎佩切(Campeche)和坎昆(Cancún),全长290英里(约466公里),途经14个火车站,最多可载231名乘客。

作为一项旨在促进旅游业和推动墨西哥经济发展的宏伟计划,这个铁路系统连接了尤卡坦半岛(Yucatán Peninsula)的主要城市和旅游地区——从坎昆的海滩到图卢姆(Tulum)的考古奇迹。一旦项目全部完成,整个铁路系统将连接五个州的旅游目的地。然而,环保人士和考古学家认为,这条列车线路将对环境和古代玛雅遗址造成严重破坏。

玛雅列车途经6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遗产地,以及数千个考古遗址。其中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区域是卡拉克穆尔生物圈保护区(Calakmul Biosphere Reserve),这里是许多濒危物种的栖息地,如美洲虎和超过500种其他动物。宽度超过60米的列车线路可能会成为人为屏障,限制这些动物在保护区内的活动范围,使它们难以自由移动并获取食物和水源。

反对者还对安全问题提出担忧。铁路系统的某些部分将直接建在地下水层与地表最脆弱的接触点之上。“这就像试图在蛋壳上建造,”水资源专家吉列尔莫·D·克里斯蒂(Guillermo D. Christy)说道。将重达数千吨的列车置于其上可能导致地下洞穴坍塌。此外,为修建铁路基础设施,长桩需要深深地打入地下,这对这一脆弱生态系统构成了巨大威胁,并可能导致水资源短缺。

在围绕玛雅列车的持续争论中,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微妙关系至关重要。尽管玛雅列车可能带来经济效益,但我们不应忽视潜在的环境和文化损失以及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实现进步与保护之间的和谐或许是该项目的一大挑战,但我们必须考虑到我们行为的长期后果。

七选五

中国的长城是一座标志性的文化地标,屹立了很长时间。然而,这一庞大的建筑也面临着因自然破坏而逐渐消失的风险。如今,科学家们发现,长城的某些部分比其他部分更能抵御自然侵蚀。

根据一篇发表在某期刊上的研究,一些植物在长城的部分区域形成了一层生物结皮(biocrusts)。这种生物结皮不仅增强了墙体的强度,还能保护它免受风和水的侵蚀。这种“活的覆盖层”还可以防止温度变化对长城的影响。

长城的修建和连接始于数千年前,目的是为古代中国的北部边境建立一个“统一的防御体系”。其中一些部分是用**夯土(rammed earth)**建造的。夯土是通过压实石块和泥土等天然材料制成的坚固结构。这些材料为生物体提供了理想的栖息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在夯土之上形成了生物结皮层。

科学家们希望更好地了解长城上的生物结皮。他们从一段大约300英里长的区域采集了样本。在分析这些样本时,他们发现研究区域中67%的地方都覆盖着生物结皮。他们还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对未覆盖生物结皮的样本和覆盖了生物结皮的样本进行了比较。在测量强度和稳定性的测试中,覆盖了生物结皮的部分表现得更好。有些生物结皮样本的强度是未覆盖的夯土样本的三倍。

这项新研究可能为长城及其他由夯土建造的遗产结构的保护策略提供参考。有人曾推测,生物结皮可能会加速历史建筑的损坏。然而,这项研究表明,生物结皮实际上将几种传统保护措施的功能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以自然为基础、生态友好且持续时间长久的保护策略。